“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”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老讲,就连作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孔老夫子都曾经说过“富贵人所欲也”之类掏心掏肺的话,咱且不论他老人家后半句说的重点究竟在哪,但是人活一辈子,谁又能甘心受穷到底呢?
按说求财的方式,自来是五花八门。
得财的方式有很多,当个伙计账房,或者做个拉脚的黄包车夫,做满了一个月多少也能赚来几块大洋。但是捞偏门、赚大钱的辙,没有个把子本事人脉,也只能是馋猫儿等着缸里的鱼——只有干瞪眼、嘎巴嘴的份。
在东北额木尔河有一条大约14公里长的支流,光绪十三年被满清政府征收,并派了一位正担任长春厅通判的大官李金镛来此坐镇兴建矿场,这就是闻名四海的漠河金厂,也就是各地头上时常叨咕的“老金沟”。
虽说金矿归了皇姓,朝廷有明文禁止私采盗采,但是谁和金子有仇啊?一时以来关里关外的老百姓,都为